天津中医药大学二附属医院
首页
医院概况
新闻公告 就医指南 临床科室 行政科室 专家介绍 党的建设 科学研究 医学伦理 临床药理 人力资源 教育教学 护理天地 药事文苑
     医院介绍 联系我们 现任领导 大事记 院务公开 书记院长信箱
胃黏膜的“晴雨表”--胃蛋白酶原(PGⅠ& PGⅡ)检测
发布人:赵卫华

  在早期胃癌筛查与胃健康管理中,胃蛋白酶原(PG)检测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包括两个指标:PGⅠ和PGⅡ。理解它们的临床意义,对保护胃健康至关重要。

  一、PGⅠ与PGⅡ的临床意义

  胃蛋白酶原主要由胃黏膜分泌,是胃蛋白酶的前体。PGⅠ主要由胃底和胃体的主细胞分泌,而PGⅡ则在全胃和十二指肠都能分泌。

  当胃黏膜(尤其是分泌PGⅠ的胃体和胃底黏膜)发生萎缩时,主细胞数量减少,会导致PGⅠ水平下降以及 PGⅠ/PGⅡ比值 降低。因此,PG检测的核心价值在于:

  非侵入性筛查胃黏膜状态:作为血清学指标,抽血即可完成,便捷安全。

  评估胃黏膜萎缩的“哨兵”:PGⅠ水平和PGR(比值)是反映胃黏膜萎缩程度非常敏感的指标。而萎缩性胃炎,尤其是重度的,被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状态。

  辅助胃癌早期筛查:通过大规模人群筛查,可以发现PG水平异常的高风险个体,从而引导他们进行更精确的胃镜检查,实现胃癌的早发现、早诊断。

  二、检验科开展的必要性与临床帮助

  检验科常规开展PG检测项目,对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 提升早期病变检出率:胃镜虽是金标准,但属侵入性检查,难以用于大规模普查。PG检测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的初筛工具,能帮助临床医生从广大人群中,特别是无症状高危人群中,精准筛选出需要胃镜精查的对象,极大地提高了早期胃癌的发现机会。

  2. 优化诊疗路径:PG检测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客观的实验室依据,帮助制定个体化的随访和干预策略。例如,对于PG结果显著异常的患者,会建议其定期胃镜复查;结果正常者则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

  3. 弥补胃镜局限:胃镜观察的是局部形态,而PG检测反映的是全胃黏膜的功能状态,两者结合能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避免因胃镜活检取样局限性导致的漏判。

  总而言之,胃蛋白酶原检测是连接健康体检与胃镜精查的重要桥梁。检验科的常规开展,为构建“血清学初筛-胃镜精查-定期随访”的胃癌防治体系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是守护民众胃健康的重要一环。

友情链接
廉韵津沽 天津市卫健委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医一附院          
内容声明:本站信息仅供给您做为健康参考,请勿将它作为您诊断或治疗的唯一依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主办: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津云 备案序号:津ICP备14000208号-1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 | 天津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