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症状性菌尿”的定义与诊断:无症状性菌尿指患者无尿路感染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发热等),但尿液培养显示细菌菌落计数达到一定标准。对于长期留置尿管者,导尿标本培养菌落数≥10²cfu/ml即可诊断。
2.常见致病菌:长期留置尿管者以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菌等耐药菌较为常见,也可能存在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
3.治疗原则
(1)一般情况:长期留置尿管的无症状性菌尿患者通常不推荐常规筛查和治疗。因为抗菌治疗可能增加耐药风险,且对患者预后无明显益处。
(2)特殊情况:若拔除导尿管48小时后仍出现菌尿,或患者出现发热、尿液混浊等新症状,需考虑抗感染治疗。治疗时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疗程一般为短期(1-2剂或3-7天)。
4.预防措施
(1)日常护理: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定期更换尿袋(每3-7天),避免尿液反流。
(2)饮水管理: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摄入液体量≥2000ml,通过排尿冲刷尿道,减少细菌滋生。
(3)尿管维护:定期更换导尿管(一般2-4周),避免尿管堵塞或移位。
5.注意事项
(1)若患者出现发热、腰痛、尿液异常(如血尿、脓尿)或精神状态改变,需警惕症状性尿路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应及时就医。
(2)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以免导致耐药或不良反应。
(3)长期留置尿管患者需关注尿液变化,定期复查尿常规或培养。若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管理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