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二附属医院
首页
医院概况
新闻公告 就医指南 临床科室 行政科室 专家介绍 党的建设 科学研究 医学伦理 临床药理 人力资源 教育教学 护理天地 药事文苑
     医院介绍 联系我们 现任领导 大事记 院务公开 书记院长信箱
胃肠里藏 “小肉疙瘩”?一文读懂胃肠息肉,护好您的消化防线
2025-09-28 14:27 发布人:张恒钰

  胃肠里藏 “小肉疙瘩”?一文读懂胃肠息肉,护好您的消化防线

  在日常生活中,您是否有过相关胃肠不适的情况?这些症状可能是在提醒我们,在我们的胃肠道里,可能悄悄长出一些 “小麻烦”---胃肠息肉。它们虽然常常悄无声息,但却可能对健康产生影响。今天就带您一起揭开胃肠息肉的“面纱”。

  一、什么是胃肠息肉?

  胃肠息肉,就是胃肠道黏膜的异常隆起,犹如胃肠道这个 “房间” 内壁上长出的小肉疙瘩。这些息肉大小不一,小的可能只有几毫米,大的则能达到数厘米;数量也不尽相同,有的是单个出现,有的则成群结队。通过胃肠镜检查,我们便能清楚的看到它们形态多样“身影”。

  胃肠道息肉按其所在病变部位可分为胃息肉、十二指肠息肉、小肠息肉、结直肠息肉,以结直肠为主要发病部位。

    

  二、胃肠息肉的分类及危害有哪些?

  胃肠息肉大致可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大类。可引起消化道出血、梗阻等并发症,严重的部分息肉具有恶变倾向,可形成肿瘤,部分息肉为癌前病变。所以对于胃肠息肉早期诊治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三、为什么会长胃肠息肉呢?

  胃肠息肉的具体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不过目前多认为与以下因素相关:

  胃息肉:遗传因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胆汁反流、长期应用抑酸药、吸烟、饮酒等。

  肠息肉:遗传因素、果蔬摄入少、高脂饮食、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缺乏、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其它可导致肠道炎症的疾病、便秘、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吸烟、饮酒等。

  另外有研究表明:进食较多肉类(尤其是牛肉、羊肉之类的红肉)、腌制食物、油炸食物,高脂血症、肥胖等会增加罹患胃肠息肉的风险。

  高危人群包括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者、肥胖、吸烟酗酒者、长期便秘或腹泻患者以及曾患炎症性肠病者。

  四、胃肠息肉会有哪些症状?

  多数胃肠息肉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往往在体检或因其他不适做胃肠镜检查时才偶然发现。不过,当息肉逐渐长大或出现一些变化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隐痛、胀满不适、恶心、呕吐等胃部症状;也可能出现腹痛、腹泻、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肠道症状。

 

  五、发现胃肠息肉该怎么办?

  一旦发现胃肠息肉,先别慌,医生会根据息肉的大小、数量、类型、位置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1.    内镜治疗 内镜治疗是治疗胃肠息肉的主要方式,术后通常会将切除的息肉送病理检查,以明确其性质。因其创伤小、安全且恢复快而广泛应用。

  2.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通常用于那些内镜无法完全切除或存在恶性病变的情况。

  六、胃肠息肉切除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①饮食调整:手术结束后,医生会根据息肉的大小、数量等给您提供饮食建议。一般情况下,手术后3日内以流质饮食(藕粉、小米粥、面汤、米汤)为主,避免摄入高纤维食物,以降低胃肠道负担,减轻食物对创面的物理刺激。随着康复进程,可以逐渐增加半固体软食,7-10天以后可恢复正常饮食。

  ②避免过多运动及观察腹部症状:息肉切除术后应卧床休息3天,不要久坐,也不要过多走动,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出血和穿孔的风险。同时观察有无腹痛、便血、发热等症状。因每个人的术后创面大小不同,具体活动安排请谨遵医嘱!

  七、如何预防胃肠息肉?

  ①定期筛查:定期行胃肠镜检查,能及时发现息肉,将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②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少吃高脂肪、辛辣、腌制、油炸食品;适度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③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果患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胆汁反流等应积极治疗,消除胃肠道长期刺激因素。

 

  八、中医药防治胃肠息肉有优势

  中药口服配合针刺、艾灸、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等中医外治疗法可达到内外合治的效果,通过调整内环境,对改善患者症状、抑制息肉生长并降低复发率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胃肠息肉虽然常见,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就能有效预防和应对。胃肠道健康,身体才能更健康!

友情链接
廉韵津沽 天津市卫健委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医一附院          
内容声明:本站信息仅供给您做为健康参考,请勿将它作为您诊断或治疗的唯一依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主办: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津云 备案序号:津ICP备14000208号-1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 | 天津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