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分数的尘埃落定,家里有考生的都在紧张有序的填报志愿,那你知道我们皮肤上也有形形色色的“痣”吗,大小不一,颜色各异,不同的“痣”有全然不同的表现和发展轨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攻略下皮肤上的“痣”愿吧。
首先,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痣”,指的是色素痣,也是我们平时最常见、讨论最多的痣,表现为皮肤上的黑色斑点;广义的痣,也是医学上所指的痣,通“志”,“识”,不限于黑色,也可以是红色、蓝色、黄色、白色等,如蓝痣、皮脂腺痣、鲜红斑痣等,俗称胎记,可以把它们理解为人体的自然标记。大部分的“痣”多在出生时或青春期出现,随着人体发育等比例生长,一般不会自行消退,甚至部分有恶变的风险,因此我们必须要正视并加以甄别。
一、黑色的痣
黑色的痣关注度最高,一方面因为颜色太过于醒目,尤其是面部的色痣,严重影响形象,还有一个原因是痣的恶变,有一部分痣确实会演变成黑色素瘤,从而危及生命,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及关注身上的黑痣。首先根据出现时间的不同,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出现的叫做先天性色素痣,反之就是后天性色素痣了,为什么要区分先天和后天呢,是因为先天性色素痣发生恶变的机率更大,而且直径越大,风险越高;关于色素痣的良恶性判断,大家可以参考下ABCD法则,定期观察身体上痣的数量和形态变化。切记点痣有风险,不恰当的刺激可增加恶变的概率,因此色素痣的祛除一定要去专业的皮肤科门诊。
二、蓝色的痣
常见的蓝色痣有蒙古斑、太田痣、颧部褐青色痣、蓝痣等,其本质是真皮深部的黑素细胞增生,层次比色素痣深,由于丁达尔现象,外观看上去呈现蓝色。其中蒙古斑可在儿童期自行消退,不需要太多关注,而太田痣、颧部褐青色痣均为损容性疾病,虽不能消退,但是没有恶变风险,可通过激光祛除;蓝痣中大部分为良性,定期观察即可,但也有一些恶性蓝痣,如发生在头皮部位、直径较大或者增长过快者,就必须要及时手术切除。
三、红色的痣
常见的红色痣有鲜红斑痣、草莓状痣等,俗称红胎记,本质是血管的良性增生。其中80%的鲜红斑痣发生于面部,严重影响美观,初期呈红斑,不凸起,但是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可逐渐隆起形成结节,部分还合并神经、内脏损害,因此需要早期干预;草莓状痣,又叫草莓状血管瘤,多数可在5-10岁内自行消退,但如果皮损较大(直径>5cm),或者发生在眼周、口周、鼻周等部位,则需要及时就诊,越早治疗越好。
另外还有一些黄色的痣(皮脂腺痣、疣状痣等),白色的痣(贫血痣、无色素痣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带有痣字的皮肤病多为先天性皮肤病,做为一种特殊的标记与我们长期共存,但是先天的不代表就是好的,影响容貌是小事,恶变就是大麻烦,拿不准的痣,还是建议到专业的皮肤科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