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二附属医院
首页
医院概况
新闻公告 就医指南 临床科室 行政科室 专家介绍 党的建设 科学研究 医学伦理 临床药理 人力资源 教育教学 护理天地 药事文苑
     医院介绍 联系我们 现任领导 大事记 院务公开 书记院长信箱
杜武勋教授名医名方——胸痞方
发布人:杜武勋工作室

20250616005(2)_01

专家简介:杜武勋,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天津市名中医,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杜武勋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杜武勋天津市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获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天津市首届中青年名医,天津市人民满意的“好医生”等荣誉称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四十余年,擅长心血管疾病以及内科疑难杂症等诊治。尤重经典与临床,尊崇气化理论,提出“天人相应”理论框架下的气化三论:“自然气化”揭示四时阴阳规律,“人体气化”以五脏为中心维系生命动态平衡,“药物气化”通过性味、归经实现机体调治,三者共同构建“天-人-药”一体诊疗思维,深刻阐述了气化论的核心学术思想,临床以“天人合德,五脏一体,土为枢纽,一气周流”为纲领,确立“疏调中焦,升降枢轴,畅达气机”的诊疗原则,推动中医气化学术体系的传承与创新。

胸痞方

杜武勋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将心血管常见的一类症状:“胸膺部窒闷胀满,上下气结不通,胸中气机堵塞不畅或纳气无力。轻者可见胸中阻塞胀闷不适,重者自觉胸中气窒结聚,有气阻隔之感,难以缓解,极为痛苦。”概括为一类新病,即胸痞病。认为其病机是指五脏气化不利,致胸中气机不畅、上下不通。主要病因病机多见于情志失调致中焦失旋,枢机失常,胸中气机不利,临床多以以健运中焦,助肝升肺敛,心肾相交为治疗原则。常见于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症或者抑郁焦虑症、冠脉微血管病变、心脏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或胃溃疡、食管反流性疾病等。针对该类疾病提出“胸痞方”,并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及科学研究。在2025年6月《中国中医药报》的【名医名方专栏】进行了相关报道。

组方:柴胡12g、枳壳12g、川芎9g、香附12g、薄荷10g(后下)、紫苏梗15g、檀香6g、姜半夏9g、陈皮12g、茯苓15g、白术12g、甘草6g等。

功效:宽胸理气,疏调中焦,健脾养胃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饭后二次温服。

方解:方中柴胡疏肝行气,升发阳气,枳壳理气除满,开郁除痞,两药合用疏解胸中闭阻的气机,推动胸中气机运行,宽胸理气共为君药。檀香能入肺胃,善调膈上诸气;薄荷辛香行气,宽胸解郁,条达肝气,两药合用,助君药宽胸理气,共为臣药。香附能疏肝理气,活血调经,长于疏肝理气、止痛,为气中之血药;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能活血祛瘀,为血中之气药。两药共用,行气活血,推动全身气机运行,为佐药之用。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白术补脾,燥湿利水;半夏燥湿化痰,消痞散结,助胃气下行。四药合用,健脾养胃,疏调中焦,脾气得升,胃气得降,中气健运则四维合和,痰浊不生,亦为佐药。甘草可助陈皮、茯苓、白术、半夏补中益气,还可泻心火润肺燥,缓和药性,乃佐使之药。

加减:若在胸痞症状基础上兼有前胸、肩背疼痛,加重川芎或加当归、川牛膝、羌活、葛根以活血通经活络;胸部满闷兼大便不畅或便秘加火麻仁、全瓜蒌以通便降气,助胃气下行,降逆;若合并胃部痞满加神曲、麦芽、砂仁、鸡内金、姜厚朴、木香以消食理气,健运脾胃;若心悸心慌、失眠烦躁,心肺燥热偏胜则加黄芩、栀子、麦冬、远志清心泻火,宁心安神;若患者病久,大气下陷,则加黄芪、党参以补气举陷。

作者:李晓凤,宋智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联系电话:13502180356

友情链接
廉韵津沽 天津市卫健委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医一附院          
内容声明:本站信息仅供给您做为健康参考,请勿将它作为您诊断或治疗的唯一依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主办: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津云 备案序号:津ICP备14000208号-1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 | 天津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