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通常会以为,临床病理诊断是临床送给病理科标本,病理医师选取可疑病变区域制成切片、染色、镜下观察,再辅以免疫组化染色、特殊染色、分子检测等技术,直接做出准确诊断就可以了。这显然是片面的,简单的认知。病理诊断虽然是公认的诊断“金标准”,却需要临床信息、组织学改变、必要的辅助染色等多种资料结合才能获得准确的诊断结论。 病理诊断过程中,了解临床必要信息是其中重要一环,比如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既往病史、家族史、遗传病史、治疗史、此次发病的症状、部位、持续时间、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检验结果等等信息。全面完整的临床信息给病理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某些重要的临床信息会对病理诊断起到关键性作用,有助于病理医师避开临床陷阱而给出病理明确诊断结论。
缺乏重要临床信息可能导致误诊,比如: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分子遗传学是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诊断的四大要素,四大要素是紧密相关的统一体,不可或缺;骨肿瘤的诊断和鉴别需要临床症状、影像学的骨破坏、病理学的形态,包括有无疼痛、疼痛规律、骨组织破坏的形态等;妇科疾病需要用药史、妊娠史、取活检准确部位等,比如取自宫腔、宫颈管、宫颈,尽管形态相同,诊断结果可能不一样;消化科患者有无便血、粘液脓血便、大便形状等;皮肤科患者的病程、病史、影像学结果及照片、临床诊断也是缺一不可的,不然只能给出描述性意见,结果就弱化了送检病理的意义;乳腺肿瘤患者需要年龄、性别、病程、有无疼痛、用药史等信息。所以当病理医生遇到重要信息不明确的病例,尤其是有疑问的病例时,需要积极与临床医生及患者沟通会诊。反过来也意味着,患方、临床医师需要及时地主动地告知病理医师全面完整的相关临床信息,包括既往病史、家族史、用药史、手术史、临床症状、检查结果、临床诊断等。
一个疾病的精准的诊疗是临床科室、影像、检验、病理等科室,包括患方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临床与病理加强沟通,不仅更有利于提高病理诊断的精准性,而且有利于病理学、临床医学甚至现代医学的长远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