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二附属医院
首页
医院概况
新闻公告 就医指南 临床科室 行政科室 专家介绍 党的建设 科学研究 医学伦理 临床药理 人力资源 教育教学 护理天地 药事文苑
     医院介绍 联系我们 现任领导 大事记 院务公开 书记院长信箱
拔罐疗法
2025-06-16 17:56 发布人:脑康张春燕
      拔罐疗法,也称“火罐气”,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它主要是利用罐子作为工具,通过燃火或抽气等方式排除罐内的空气,形成负压,使得罐子能够吸附在身体的特定部位,如腧穴或患病区域。这种方法可以使局部皮肤充血或出现瘀血,以此达到治疗的效果。   
      拔罐的手法我科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留罐:在拔罐的操作中最简单的是这种留罐,就是直接坐罐,坐在这个穴位,
2、走罐:如果操作起来掌握不好要领,可以先在想要走罐的区域上涂上一层凡士林,或者是任何润滑剂都可以。
3、闪罐:是拔上去就起来,拔、起、拔、起、拔、起这样。
4、刺血拔罐:是先根据病情选择穴位,刺血后拔罐,用负压把血吸出来的方法来达到通络祛邪的作用,我科常常用来治疗急性痛症,比如急性痛风发作,急性扭伤等。
5、留针拔罐:是先在人体上进行针刺,以针刺为中心,在上面再加一个罐。
      作用:包括调节阴阳、活血化瘀、清热消肿以及调和脏腑。通过腧穴配伍和拔罐手法,它可以实现对阴阳平衡的双向调节。此外,它还可以通过消除瘀血、促进新血的生成以及保持经络的畅通,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同时,拔罐疗法也可以通过将体内的热邪疾出,达到清热的目的。
      适应症:适用于许多疾病,包括但不限于感冒、咳嗽、胃脘痛、消化不良等内科疾病;颈椎病、落枕、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肩周炎、风湿痛等骨科疾病;月经紊乱、痛经、乳腺炎等妇科疾病;以及带状疱疹、湿疹等皮肤科疾病。
      拔罐禁忌症:

1.高热、抽搐和痉挛发作者。

2.急性严重疾病、慢性全身虚弱性疾病及接触性传染病。

3.有出血倾向的病人。

4.急性关节、韧带、肌腱严重损伤骨折者未完全愈合前。

5.眼、耳、鼻、口腔等五官孔窍处;皮肤有破溃处;局部原因不明的肿块。

6.婴幼儿和孕妇的腰骶部、腹部、前后阴、乳房等处。

7.过饥、醉酒、过饱、过度疲劳者。

8.精神失常、精神病发作期、狂躁不安、破伤风、狂犬病等不能配合者。

      拔罐注意事项:

1.病人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于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该操作。

2.拔罐过程中尽量避免变换体位,以免罐具脱落损坏。
3.治疗结束后病人需休息片刻方可活动或离开。
4.拔罐后次日观察罐斑是否有淡化,如颜色加深泛红、或有血肿出现应及时回医院复查。

   

友情链接
廉韵津沽 天津市卫健委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医一附院          
内容声明:本站信息仅供给您做为健康参考,请勿将它作为您诊断或治疗的唯一依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主办: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津云 备案序号:津ICP备14000208号-1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 | 天津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