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医务人员恪守医德医风医道的要求,落实“管行业必须管行风”“谁主管谁负责”的行业治理主体责任,弘扬“大医精诚”传统医德医风,2023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古代医家论医德医风医道》读本,梳理并提炼古代医家关于医德医风医道之论的格言,进行历史背景、思想渊源的阐释。鉴于此,我院选取该读本中医德篇、医风篇、医道篇各1篇,供职工学习。在开展全员行业作风教育培训月基础上,持续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启迪医务工作者形成更高层次的精神价值追求。 
医道篇 
格言精选 
1.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2.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3.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 
4.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5.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 
6.圣贤所以精思极论尽其理也。 
7.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8.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9.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10.医有上工、中工、下工。 
11.拯黎元之疾苦,赞天地之生育,其有功于万世大矣。 
12.夫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13.医者,赞天地之生者也。 
14.万事不能外乎理,而医之于理为尤切。 
15.医者以中庸之道存乎衷。 
16.用药如用兵,用医如用将。 
17.谁谓良医之法,不可通于良相也。 
18.医者贵通其意,又必善用其意也。 
19.其理精妙入神,非聪明敏哲之人不可学也。 
20.医如汤武之师,无非王道。 
重点学习: 
        “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 
【简介】 
        选自《黄帝内经》之《灵枢·师传》。 
【阐释】 
        这段文字指出无论治国治家还是治病,都要顺应现实形势和客观规律,它们的道理都是一致的。这是对于医道的关键性理解,揭示了医道与古代哲学思维的密切联系。在《灵枢》中,黄帝向岐伯请教上可以治民、下可以治身的诀窍。岐伯向黄帝揭示了这个秘密,秘密只有一个字,这就是“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受到客观规律的支配,有其变化发展的过程和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顺”是对现实状况的客观审视,是对客观规律的遵循,是对事物发展的过程与趋势的顺应和因势利导。用今天的观念来理解,就是尊重客观规律性,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人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生命体,既有生理系统,又有心灵世界,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的生命健康,受到各种各样规律的支配。 
        医家在诊疗时把“顺”作为一种方式方法,加以积极运用。这是一种具有主体精神的、积极的“循顺”“顺应”,这和无条件的、消极的“百依百顺”是不同的。 
(医疗安全办公室  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