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冻疮的患者逐渐增多。什么是冻疮呢?冻疮是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病程缓慢,天气转暖后自愈,易复发。
寒冷是冻疮的主要病因,潮湿和冷风的刺激可使病情加重。缺乏运动、手足多汗、鞋袜过紧及长期户外工作等因素也助长冻疮的发生。
冻疮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冻疮好发于四肢末端、面部、耳廓等处,两侧分布。皮损维持3周左右缓解,严重者可持续整个冬季。典型的皮损为局限性紫红色隆起的水肿型红斑,境界不清,边缘鲜红,表面紧张。触之较柔软,压之可褪色,压力去除后颜色可逐渐恢复。如果受冻时间较长,局部组织缺氧及细胞损伤加剧,可出现水疱、破溃、糜烂、溃疡,愈后留有色素沉着、色素脱失和萎缩性瘢痕。自觉瘙痒,受热后加重。
有时冻疮还可见于女性的大腿及臀部。这些损害完全与冷暴露有关,在温暖环境中可显著消退。
患有冻疮的人,冷了疼,热了痒,严重时刺痒无比,甚至溃烂,长久不愈。对于冻疮而言,预防比治疗更重要,那该怎么预防冻疮呢?
1.体育锻炼是预防冻疮最有效的方法。每天坚持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耐受力。
2.在遇冷时,注意防冻保暖,围巾、手套、厚袜常穿戴,勿穿过紧鞋袜,以防挤压双脚而影响血液循环。还要注意防止潮湿。
3.伴有其他相关系统性疾病(脊髓灰质炎、白血病前期、慢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冻疮型红斑狼疮等)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4.出现冻疮可以用温水(37-39℃)浸泡,但不要使用热水浸泡,阻碍血液及时回流,还可加重组织冻伤。
5.尽量不要吸烟,因为吸烟会影响肢端血液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