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二附属医院
首页
医院概况
新闻公告 就医指南 临床科室 行政科室 专家介绍 党的建设 科学研究 医学伦理 临床药理 人力资源 教育教学 护理天地 药事文苑
     医院介绍 联系我们 现任领导 大事记 院务公开 书记院长信箱
高脂血症多肥人之症,脾胃为重中之重
2014-10-11 14:19 发布人:天津中医药大学二附属医院

        田芬兰教授认为,现代医学认为高脂血症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学说,高脂血症的发病,脾胃失调是首要原因。脾为湿土,喜燥而恶湿,李东垣《脾胃论》说:“原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养元气”,“脾胃之气既伤,而原气亦不能充,诸病由生也”。如肥胖症是高脂血症的常见症状之一,实为脾胃气虚的一种表现,而所谓“肥人形盛气衰”,“肥人气虚”。由于脾胃气虚,则水谷运化失常,痰浊滋生,故有“肥人气虚有痰”,“肥人多痰湿”之说,因而多采用健脾、豁痰、利湿之法以治肥胖症,久食膏梁厚味,甘肥之品,易伤心脾,因为厚味甘肥,可助阳生气、生阴。生阴者,转化为脂液,浸淫脉道,脉膜变异(指血管内粥样斑块形成),血行不利,堵塞气之运行,则气结血瘀,引起脉痹,且过食肥甘,易致湿困脾阳,因甘性缓,缓则脾气滞,致使脾之清气不能化浊,血中脂质过高,阻遏经行,脉络不畅,痰浊阻于心络乃至气逆胸闷,半身不遂等症。临床非常治疗上也非常重视排泻通便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药性。认为大肠为传送糟粕之腑,以通为用,若闭塞不通,可上逆影响脾胃受纳运化机能,郁而发热生痰、生湿,肥胖的人,久坐少动的人,常有习惯性便闭现象的人,较容易患高脂血症,临床上用的降血脂方剂中,常加重草决明及其它能使大便软化的药物,均证实有降血脂的作用。足见对冠心病的治疗重视脾胃。并且认为血瘀的产生也为痰浊所致,究其由痰致瘀之因,有以下因素:①痰为阴邪,伤阳致瘀。心痛之本,是由于痰湿上犯清旷之区,损伤胸中阳气,导致气阳不足,而失司帅血之用,发生心血瘀阻所致。②痰与气结,阻滞成瘀。心痛彻背是心气塞而不和之症,而心气塞而不和又多由痰饮所致,因痰湿之邪,重浊粘腻,具有易凝阻和沉积的特性;若痰湿积而停于胸中,便可塞遏阳位,阻滞气机致痰气郁结而发生血瘀。③痰致气虚,失帅成瘀。痰(饮)与气虚之间是有关联的,在生理精况下,气应与血相合,而起着“气为血帅”、“气行血行”的推动作用;当机体产生痰湿之邪时,由于其具有重浊粘腻的特性,因而极易与气相结,使气失其帅血之用,不能发挥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能致血液运行不畅,久之便会发生血瘀。痰瘀形成日久浸淫脉道,痹阻血络,终致痰阻络瘀。心脉痹阻则为胸痹、心痛;经络、痰瘀的生成,虽然病涉多个脏器,其临床认为:调理脾胃:一即调脾气、健中州,以杜生痰之源;二即调脾气、运枢机,以通津液之路。三调脾气,运气血,通血脉。其临床用药充分体现其学术思想:脾胃气虚:胸部隐痛、胸闷憋气、气短乏力、心悸心慌、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或沉而无力。多用黄芪、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扁豆、山药;脾虚湿盛:脘闷、恶心呕吐、舌苔厚浊、脉缓滑者,常用法夏、砂仁、薏米、泽泻、云苓、白蔻仁;脾虚肝气滞者,见胸闷胀满、胸胁胀痛、或胸闷憋气、精神刺激或情绪激动诱发加重、精神抑郁、脉沉弦或弦。常用枳壳、香附、香橼、佛手等;脾虚中气滞者,见胸闷憋气、胸部胀满、脘腹胀满、嗳气吞酸、食少纳呆、大便不爽、舌质淡、苔薄白或白厚或白腻,脉弦滑或沉,多用木香、苏梗、沉香、砂仁;脾虚血瘀者,见胸痛剧烈、痛引肩背、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舌质紫暗、口唇紫暗、舌有瘀斑、舌有瘀点脉弦涩,多用丹参、檀香、三七、五灵脂、葛根、益母草、桃仁等;脾虚痰热者,常用栝楼、竹茹、黄连、知母等清热不滋腻;苦寒不过于寒凉;脾肾阳虚者,见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无力、小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常用熟附片、炙桂枝、熟地、仙茅、仙灵脾、菟丝子。脾虚津亏者,常用太子参、天花粉、知母、麦冬、五味子、沙参、玉竹、柏子仁等;肾阴虚者,见面白唇红、头晕、睡眠不佳、口干咽燥、腰膝酸痛、舌质红嫩、苔薄白或苔少、脉细数而弱者,常用何首乌、山萸肉、桑寄生、女贞子、旱莲草、太子参等。

友情链接
廉韵津沽 天津市卫健委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医一附院          
内容声明:本站信息仅供给您做为健康参考,请勿将它作为您诊断或治疗的唯一依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主办: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北方网 备案序号:津ICP备14000208号-1
天津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