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二附属医院
首页
医院概况
新闻公告 就医指南 临床科室 行政科室 专家介绍 党的建设 科学研究 医学伦理 临床药理 人力资源 教育教学 护理天地 药事文苑
     医院介绍 联系我们 现任领导 大事记 院务公开 书记院长信箱
田芬兰教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
2014-08-04 21:16 发布人:天津中医药大学二附属医院

  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临床常见的危重证,为多种心血管疾病末期表现,属于中医“心悸”、“怔忡”、“喘证”、“痰饮”、“水肿”等病证的范畴。

  1.心衰病机为气虚阳衰,血瘀水停

  田教授认为心衰为本虚标实之候,病机关键为气虚阳衰,血瘀水停。气虚阳衰为本,血瘀水停为标。气虚是心力衰竭的最初发展阶段。主要是脾气虚,气血生化不足,血脉运行不利,临床表现为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动则尤甚等一系列心气虚症状。气虚日久,必损及阳,阳虚是在气虚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临床上,大多数心衰患者在心脾气虚基础上,因劳累、外感、情志因素等诱发而出现畏寒肢冷、心胸憋闷、尿少水肿、脉结代等心脾阳虚证候,为疾病后期,心衰程度较重。瘀血、水停是心衰病程中的重要病理因素。人体水液代谢障碍多责之于肺、脾、肾,就本病而言,应责之于脾阳不足,肾阳亏虚,气不化津,津不输布,停而为水。水溢肌肤则水肿,上凌心肺则心悸、喘咳。同时瘀血也为水饮内停的重要致病因素,血脉瘀阻,则气机不畅,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而致水停;也使血脉内外津血转化失常,潴留而为水,这与现代医学心衰时静脉瘀血,静脉和毛细血管内压升高,促使水分外渗到组织间隙而致水肿非常相似。脾阳虚衰,寒自内生,阳虚寒凝,血脉不通,导致瘀血内停。瘀血在心,则心悸、憋气、心痛;瘀血在肝,则胁痛征瘕;瘀血在脾胃,则腹痛纳呆、呕恶;瘀血在肺,则水结气短,喘咳不得卧,心衰程度较重者还可出现腹泻等瘀血在肠的表现。瘀血时舌象的改变也较明显,可见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舌下静脉曲张。临床观察可见大多数心衰患者都有喘促、咳嗽、腹胀、纳呆、口唇紫暗、舌有瘀斑,脉结代等瘀血证候。

  总之,心力衰竭的病理改变即心主血脉功能障碍,源自脾之气虚阳衰,由此产生瘀血内停。脾之气虚阳衰为本,血瘀水停为标;其病位在心,而与脾胃密切相关。诸病理因素及诸脏相互影响,造成恶性循环,是本病缠绵难愈的根本原因。心力衰竭的病变程度与脾之气虚阳衰、血瘀水停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中医证型的变化反映心衰的不同阶段及程度。心功能Ⅰ级,临床多以气虚症状为主,兼有血瘀;心功能Ⅱ级则多为气虚阳衰,血瘀水停,但亦有部分患者表现为气阴两虚,血瘀水停之证,此时,各脏腑功能已受损;心功能Ⅲ级则阳气衰竭,血瘀水停更甚,各脏腑功能严重受损。

  2.擅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治法

  田教授根据心衰发展的内在规律,抓住本病虚、瘀、水三个基本因素在不同阶段的标本缓急,分别以补虚、利水、化瘀作为治疗重点。根据“虚则补之”的原则,采用益气温阳的手段恢复阳气,调整脏腑,平衡阴阳。阴阳平衡则气血运行流畅,水液输布有度,既有利于达到治本的目的,亦有助于瘀血和水肿的祛除。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益气药具有强心作用,与温阳药配伍,两者的协同作用可使强心效应更加显著。在温阳益气的同时,应兼除标实,故采用活血利水法使水湿得化,瘀血得消,则阳气得复,而达治疗之功。强心灵冲剂是根据《金匮要略》中木防己汤加减化裁而来。方中西洋参、桂枝益气温阳而治本虚;防己、冬瓜皮利尿消肿,葶苈子泻肺利水,丹参、益母草活血化瘀,枳壳理气宽中,助西洋参补而不滞以治其标实。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西洋参含人参皂苷,有类强心甙的作用;桂枝不仅有强心作用,而且还有明显的利尿作用;防己含有防己甲素,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荷;葶苈子的醇提取物有强心作用,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减慢传导;丹参可以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冠脉阻力,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从而降低心脏前负荷;益母草能改善心肌供血,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微循环,减慢心率,抗血小板聚集,并能改善和增强肾脏流量,从而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枳壳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柠檬烯芳漳醇等,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还可使胃肠运动收缩节律增加;冬瓜皮有明显的利尿作用。纵观全方,用药精炼,配伍有序,攻补兼施,虚实兼顾,切中病机。强心冲剂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该药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可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左室舒张功能,有增强心脏泵血功能、升高血浆心钠素等作用。通过临床用药观察,患者心悸、气短、乏力、形寒肢肿等症状得以明显改善,纳呆、呕恶、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改善尤为明显,并使患者尿量显著增加,且作用平和,避免服用利尿药而带来的不良反应。治疗后患者的舌象、脉象得到明显改善,这说明本方具有多方面的综合调整作用,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的优势。在临床使用本方时可随证加减:咳嗽喘息不得卧,加苏子、桑白皮、白果等;水肿明显,伴咳吐稀白沫痰者,加白术、茯苓、猪苓、车前子、白芥子等健脾利水、祛痰之品;若阳虚明显,畏寒肢冷者,加附子、菟丝子、仙茅、补骨脂等温补肾阳;久服桂枝者加麦门冬以免温燥;伴阴虚表现者,去桂枝加麦门冬、五味子;伴呕吐者,加用竹茹、生姜;若见阳脱证者,用生脉散合四逆散以益气固阳救逆,并配合相应的西药急救,以图转危为安。

  3.重视脾胃,强调滋阴

  心衰为多种心血管疾病迁延日久所致,为本虚标实之证。同时常见脾胃虚弱表现,如气短乏力,纳呆恶心,腹胀便溏,舌淡苔腻等脾虚湿盛症状或心悸而烦,五心烦热,口干,舌红少津等脾胃阴虚之症。究其成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素体脾胃虚弱;二是在治疗过程中过用苦寒或温燥药物损伤脾胃;三是由于阴阳相互依存,气虚而损及于阴;四是由于痰血有形之邪郁滞日久而化热,均可在病程中出现阴虚或气阴两虚证的证候。临床上应重视健脾养胃,顾护正气,特别是保护津液。常用药如西洋参、天花粉、知母、沙参、麦门冬、五味子、玉竹、石斛等。强心灵冲剂中以西洋参取代人参正是基于利水而不伤阴的原则。具体用药时可视病情及体质选用太子参、红参、西洋参等。西洋参、太子参用量15~30g,红参、党参可用至10~15g

友情链接
廉韵津沽 天津市卫健委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医一附院          
内容声明:本站信息仅供给您做为健康参考,请勿将它作为您诊断或治疗的唯一依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主办: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支持:北方网 备案序号:津ICP备14000208号-1
天津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